第A21版:一评再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丹霞涨价是个
公共财政问题

  近日,广东丹霞管委会主任黄大维已经在明白地暗示涨价的可能:任何景区的门票都是与其价值相关联的,一流景区肯定是一流的价格。(8月5日《信息时报》)

  “中国丹霞”申遗难道只为涨价 2010年8月5日 重庆时报 蔡晓辉

  重庆时报一评

  申遗成功意味着涨价跟进,这几乎已经成了发生在中国世遗景点身上不争的事实。并且,涨价的理由如出一辙:保护和建设成本上升、用票价控制游客流量。这不禁让人心存疑问:申遗,是保护第一,还是经济效益第一?

  有世遗的名号,经济效益几乎是立竿见影。去年,五台山刚刚申遗成功,三周内接待游客人次同比增长就达20%;十几年前,平遥古城申遗成功,第二年的旅游收入就从18万元猛增至500万元,以后每年几乎都是成倍增长。世遗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正在不断地复制上演。

  有如此庞大的经济效益,难怪各地为申遗不惜争得头破血流,不惜投入巨额资金。据统计,安阳殷墟申遗投入2.3亿元,开平碉楼花了1.36亿元,五台山光景区整治搬迁等费用就花了8亿元。而“中国丹霞”申遗价码一路升高,共花了十几个亿。如此巨大的投入,动辄上亿甚至十几亿的前期投入,自然要从游客身上收回来。

  逢申遗成功门票必涨,已经成为中国景点的一个潜规则:都需要前期的不菲投入,一旦成功,就是圈钱和升值的开始。

  “申遗的最大目的,是对世界遗产‘保护、保护、再保护’”,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之下,恐怕“中国丹霞”又要沦为地方吸钱的机器咯!

  现代快报再评

  丹霞风貌申遗成功后,涨价其实没什么悬念,有这么多涨价的先例摆在那里,丹霞风貌怎能甘心独亏?倒是那些地方为了申遗不惜投入的巨资,比丹霞风貌可能要涨价更触目惊心。从几亿到十几亿,各地为了申遗不惜血本。不知道这么巨大的投入,是不是经过了民意的讨论。但按惯例来想象,估计都是当地政府自己想想自己拍板的多,民众要参与讨论,可能性不大。这其实是一个公共财政的问题,那些地方政府并不认为这些投入是花了纳税人的钱,只认为是花了政府的钱,所以不需纳税人同意,自己拍板就行。同样道理,政府花钱申遗,申遗成功后的收益,恐怕也与纳税人没什么关系。什么时候我们听到过民众分享世遗景点涨价的红利呢?连央企都不肯给国家分红,更别说那些景点了。

  申遗当然不是为了涨价,但申遗却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在公共财政界限暧昧不清的背景下,投入和收益,与政府有关,却与纳税人无关,谁能说这不是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司化”的危险表征呢?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一评再评 A21 丹霞涨价是个
公共财政问题
2010-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