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误解
止于了解
“国家广告”全球投播 重塑中国形象

  “李小龙、成龙,中国人都会功夫。”“穿长袍子留长胡子的老头儿。”“和邪恶的龙一伙儿。”……

  这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上一些外国网友提到中国时的反应。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提到中国,居然有相当多的外国民众仍然带有明显的偏见,印象甚至停滞在几十年前。今年上半年,BBC在28个国家进行的民意调查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仅在巴基斯坦和一些非洲国家的受调查者心目中为正面,在西方尤其是欧洲民众中,中国的形象竟然普遍比较负面。

  误解往往产生于不了解。在这种背景下,正在拍摄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似乎成了“及时雨”。此番由30秒广告短片和15分钟专题长片组成的“国家广告”,成了中国倾力提升国家形象的又一次“营销”尝试。

  “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伴着出自《孟子》的旁白,一片水墨画般的山水中,鱼鹰正在捕鱼。这是专题长片《角度篇》的一个镜头。该片完成后,将在中国使、领馆节庆、外交性质的酒会等场合播放。另一部云集了李嘉诚、宋祖英、姚明、章子怡、马云、厉以宁等50位中国各界精英的30秒《人物篇》则更受关注,9月份就将登上BBC、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国际主流媒体。

  这并非中国首次拍摄国家形象宣传片。去年年底,由商务部推动,4家行业商会投资的“中国制造,世界合作”形象广告曾在CNN亚洲频道滚动播出,今年6月底又开始投放BBC的多个频道。

  除了直接以广告形式进行国家形象营销,旨在提升中国“软实力”的“国家公关”实际上早就提上日程。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政府计划在2009年至2010年投资87亿美元,用以发展对外公关事业,资金主要用在“四大对外传媒”上: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以及《中国日报》。目前,这些中国外宣媒体正在纷纷调整报道语态,聘用外国记者和主持人,并增加外语的种类。

  今年7月初,新华社正式启动了24小时播出的电视新闻频道CNC,与美国CNN、英国BBC等老牌电视台全力争夺全球观众。除此之外,外国记者在中国境内的采访限制也有所放宽,中国希望以增强透明度和包容度来争取国际媒体,促使外界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

  与此同时,截至去年底,中国在全世界共开设了282所孔子学院和272个孔子课堂,以促进汉语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另外,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商务部部长陈德铭等政要近年来已多次在英国《金融时报》等西方主流媒体上撰文,主动阐明中国应对金融危机、中国的投资环境等政策;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掀起了规范公共场合英文标识的行动……

  大到由国家出面来推形象广告,小到路边一个英文标识的修改,无不表明中国正在主动出击,以全面提升自己的国家形象。一些学者预言,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

  快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柒纵深 A11 误解
止于了解
2010-8-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