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备受关注的两条新登山道,已于6月下旬如期开工,将于9月底全部完工,对市民开放。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工程进展如何?连日的高温对施工有无影响?昨天,记者对登山道施工现场进行了探访。
肩挑人扛,野道变身官道
正在建的登山道分两段,从下往上分别是西南段和西北段,每段1200米左右。西南段是从索道停车场到蜗牛峰,西北段则是从天文台北门到西马腰。今后市民通过西南段到达蜗牛峰以后,可以从天文台南大门绕到北门,顺着西北段登山道,到达西马腰;再沿已有的华泰登山道登上山顶。
昨天上午9:00,记者跟随紫金山综合管理办公室经修信主任来到位于龙脖子路的索道停车场。这里是西南段登山道的入口。向上望去,原先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已经被平整宽阔的青石台阶和弹石路面取代。“目前西南段铺设了200多米,西北段因为地质条件复杂,刚刚做好地基的平整工作。”经主任说,因为天气炎热,加上山高坡陡,材料运输极其困难,全靠人工和原始工具一点点搬运到施工现场,所以工程进度不是很快。
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才修好一小段,不过已经有不少市民从这条道上下山。经主任介绍,这里原本人流量就很大,早就踩出了一条野道,选址时也是考虑到登山者的需求,并且植被已经被踩秃,在此修路可以尽量减少再破坏。
登山道为大树“让路”
一路向上攀爬,记者发现,新修的登山道走起来比较轻松,高度适中。经主任说,在建设方案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了专家和市民意见,尽量降低登山道的坡度,每一级台阶高度控制在15厘米左右,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这样即使是年纪大的登山市民跨上去也不吃力。
不过,记者发现,登山道是在林间曲折蜿蜒而上的,并不是直的,这是为了避让大树。登山道在建设过程中,凡是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一律保留。另外,登山道整修完毕后,也将提高登山市民的安全系数,在地势陡峭地方构筑护墙以及水泥仿木护栏。
两条登山道沿线共有4个地堡,都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登山道建设中,会在其中两个地堡旁打造小广场,让市民和游客了解这些文物的历史。
为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管理方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或企业单位积极捐资,为登山道冠名。
通讯员 高炜 快报记者 孙兰兰在龙脖子路为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