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360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0年7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下区联合取缔非法兑菜点,菜贩违规兑菜将被清退
今夜起,科巷菜场不会再闹腾了
  科巷地区车辆管理示意图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今天晚上,家住科巷菜场周边的居民终于可以睡上安稳觉了!昨天,记者从白下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针对科巷菜市场周边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现象,今天晚上6点,该区7个部门将联合执法坚决取缔非法兑菜点。同时,设置在菜场周边的5个岗亭和道闸将启用,即使是科巷菜场经营户运菜车,也严禁晚上9点至凌晨4点,进入菜场周边。

  【镜头】一踩一滑,老人摔成粉碎性骨折

  “在这住了20年,我几乎没过过清静的日子!”提起科巷菜场,家住东白菜园6幢的蒋大妈深深叹了口气。她是1990年拆迁搬到东白菜园来的。安置房正对科巷菜场,垂直距离只有十来米!

  这20年来,最令她忍无可忍的是噪音。自从下关白云亭蔬菜批发市场搬迁至江宁后,导致科巷菜场夜间兑菜骤增,噪音更甚!每到夜深人静时,菜场里人来车往,热闹不已。蒋大妈曾经数过,每夜兑菜车辆不下300辆!更让她恼火的是,交易高峰都集中在凌晨3点半至5点半,大家最困最想睡觉的时候。冬天关窗户睡觉还好一点,夏天日子就难过了。由于退休金不高,这么多年来,他们家直到气温高达35℃,才舍得开空调。所以,大多数时候,老两口都是开窗户睡觉。对面菜场的噪音,穿窗入户,喇叭声、叫卖声、吵架声,声声入耳。

  “老伴血压高,已经不止一次被吵得犯病了。子孙也跟着活受罪。”蒋大妈说,当年拆迁办分了3套房子给他们家。除了自住一套之外,另外两套分别给了儿女。因为夜里太吵,儿女白天上班没精神被领导批评过,两个孙女上课喜欢打瞌睡。每次考试前,儿女们就带孩子投亲靠友忙“避难”。

  “交易之后,满地的菜叶子、瓜果皮,污水横流。”蒋大妈愤愤地说,6幢楼已有3个老人被坑过。一位老太太踩上一片白菜叶,结果摔成了粉碎性骨折!

  蒋大妈和孩子们都想离开这个地方。不过,房子挂上网很久,就是卖不出去。哪一个买家愿意往火坑跳呢?“扫这条街太苦!”一位顶着烈日扫街的保洁员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在科巷一条街至少扫出2吨垃圾。别说居民不想住在这里,他也很想换岗!

  【无奈】文明一阵风,“脏乱差”总是一次次回潮

  为了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宁静生活空间,科巷菜场周边的居民从未停止过呼声。

  前年,白下区7个部门的“一把手”曾现场办公,进行过集中整治。白下区行政执法大队、南京市城市警察二大队、交管局和五老村街道也多次出动上百人的执法队伍,对非法的临时兑菜点集中整治。

  科巷菜市场周边50多家门面房经营户中,有22家经营水产和鸡鸭禽类,由于设施先天不足,鱼鳞、鸡毛就往路边的阴沟排放,这样不仅堵塞下水道,还污染道路环境。五老村街道会同区工商分局、区市容局对22家不符合卫生条件的经营户逐家“过堂”,对想继续经营的业主,政府协调帮助其转入无污染的行业,对不想继续经营的业主,政府进行市场功能置换。

  “政府部门下了很大决心整治,但只是暂时遏制住了脏乱差现象。”居民们告诉记者,整治人员走后,不文明现象又“死灰复燃”。记者在现场看到,相关部门设置的用于挡住机动车的栏杆,竟然都被人连根拔起扔到了一边。

  【整治】发现违规兑菜将请菜贩“走人”

  “这一次整治后,我们希望让老百姓今后每天都能睡上安稳觉。”昨天,记者从白下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次相关部门整治科巷菜场的力度空前!

  五老村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集中行动第一步,就是彻底取缔科巷菜场夜间违规兑菜交易点。今天晚上6点起,5个岗亭和道闸将启用,25名城管协管员和执法队员上岗,24小时管理菜场周边的环境,尤其是晚间9点至凌晨4点,严禁运菜兑菜车进入菜场周边。

  此次整治行动定位在“长效”。五老村街道已对菜场内部经营户自备车辆进行登记,发放通行证,今后凭证才能进入科巷菜场核心管理区。同时,各摊位的自备车严禁在晚间9点至凌晨4点进入管理区域。整治开始后,凡经营户参与违规兑菜交易的,发现3次,将按规定解除摊位经营合同。据悉,在科巷实行由东向西单行后,交警二大队正在对菜场周边的西白菜园和寿星街进行调研,适时设置单行线。

  这次力度空前的整治,究竟能否彻底整治科巷脏乱差?居民们表示拭目以待,快报也将跟踪报道。

  通讯员 蔡嘉 祝鲲鹏 快报记者 钟晓敏在科巷菜场为你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360度 B2 今夜起,科巷菜场不会再闹腾了 2010-7-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