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面对“洪水问责”“大雨问责”,我想说声好!因为这样一来,估计也没多少主管干部会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掉以轻心了。以往只须推搪几句就轻松过关的事情,现在成了孙猴子头上的紧箍咒。雨造了多少孽,主管干部就要受多少罪,这不仅新鲜,也让老百姓看到了不被水淹的希望。
但是,“大雨问责”能作为一个“终极决策”吗?答案应是否定的。
据报道,南京黄家圩地势低洼,但这次没有被淹,原因是用水泵把积水抽掉了。说是领导准备得当,其实是侥幸过关。这雨要下得再大一些、再久一些呢?水泵因种种原因延缓了排水呢?水泵还能保证领导不被问责的命运吗?
解决城市被淹,在问责的同时,应反思我们的城市为何一雨就淹。日本的城市人口密度未必低于我国的城市人口密度,但人家泡水的几率就低得多,“一雨就淹”的现象更是很少。他们在城市形成之初和扩展过程中,就将城市排放系统设计得完美周到,真正将后顾之忧考虑在了前面。反观我国,有报道津津乐道:中国今年城市人口将首超农村人口。众所周知,近年中国的城市化呈快速扩张的势头,但城市的配套设施并没有和疯狂涌入的人口成正比。现实生活中短命建筑比比皆是,建筑下的“后勤系统”自然也就乱七八糟,许多地方要么沿用多年前的管网,要么就是管网设计、施工不合理,甚至于偷工减料。这就好比打一场仗,后勤保障系统不能满足前方弹药的消耗,有枪没弹,胜负自然无需多言了。
所以,在城市扩建的同时,应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完善城市的“后勤系统”,到无需“问责”也能不让老百姓受水淹之苦的时候,城市才是一个合格健康的宜居之地。
风雷(江苏南通如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