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坊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他给颐和园做的壶,都说好
老汉打铁70年,如今手艺要失传

  从曾经幼龄的学徒,到如今耄耋之年的老白铁匠,永宁街上81岁的夏依海老人见证了下关70年的变迁。在老手艺逐渐消失的当下,紧守着自己手艺的他,不仅有着一份乐观的心态,更有着对自己手艺的执着追求。

  永宁街上老汉打铁70年

  下关建宁西路与永宁街的交界口,有一间铁皮铺子,这就是夏依海老人多年来一直工作的地方。铁架子、铁桌案、铁橱柜……这活招牌似的铺子,完全出自老人之手。

  永宁街正在拆迁,最后余下的一间老屋,就是老人居住的。夏依海老人说,自己老家在苏州,6岁随母亲逃难来了南京,10岁就在下关跟着师傅学艺。这么多年来,老人就没离开过下关,见证了下关的变迁。“我学艺那会儿,下关这一带只有三四家铺子,但生意都还不错。那时候人穷,谁家的锅啊、勺啊有点破,都舍不得扔,就到铺子里来修修补补。”老人说,解放后下关慢慢发展起来,打铁的铺子也渐渐增加到了七八家。“那是最热闹的时候啊,后来搞合作社,铺子都合并了,改革开放后基本见不到了。”老人说起铺子的渐渐消失,忍不住有些伤感。

  为颐和园打了两把好壶

  夏依海老人对手艺的执着,是他一把年纪还放不下铺子的重要原因。“儿时学的手艺,到老也忘不了。做着做着,就成爱好了。”谈起打铁,老人兴致就上来了,现场小试了一番身手。铺子里有不少尚未使用的白铁皮,老人随手拿起一片,铁皮剪随意剪几下,就成了需要的形状,再敲打两下,一个雨水槽的配件就初步成型了。

  “前年,北京颐和园找人做两把长流的壶,壶嘴要1米1,找了一个星期都没找到能做的白铁匠。后来来南京找到我,我几天就帮他们做出来了。”老人说,壶做好后送到颐和园后,反馈很好,大家都夸这壶做得漂亮。

  手艺要失传老人很难过

  夏依海老人说,自己虽然对老屋很留恋,但也不是非要死守着这里,唯一放不下的就是铺子。拆迁后他被安置在中央门附近,他之前去新房附近,找了一家小巷子里的小门面,准备租下来重新开张。

  夏依海老年逾八旬,还在工作并非因为生活困苦,多年的习惯改不了,打铁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老人表示,最可惜的是现在没人愿意学这个手艺。现在年轻人都吃不了这份苦,而且现在日用商品随处可寻,居民们对白铁皮制品的需求也在日益减少。老人又说,“失传虽然可惜,但大家不靠手艺也能过上好日子,说明社会进步了。”

  实习生 陆天翔 快报记者 是钟寅

  征集淡出生活老行当

  老舍先生的话剧《龙须沟》中有这样一段描述:“门外陆续有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剃头的、买破烂的和‘打鼓儿’的声音,还有买菜还价的争吵声,附近有铁匠作坊的打铁声,织布声,做洋铁盆洋铁壶的敲打声。”

  短短百字描写,五行八作的市井生活已跃然纸上。不过,这种生活场景在如今已经非常少见。现代生活湮没了许多曾有的记忆,昔日那些原汁原味的老行当日渐稀落。弹棉花、补锅、锔碗、烧老虎灶、磨剪子磨刀、修手表……抹去岁月的痕迹,许多东西依然撞击着我们的心扉。当我们回身找寻那些散落在民间的瑰宝,重拾过去那些充满温馨的生活片段时,这些久远而亲切的场景,为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个经过岁月沉淀、属于老行当的新故事……

  快报今起征集淡出生活的老行当。如果您从事过或者您身边有类似的老行当,欢迎提供采访线索或者相关老照片。您可致电热线96060或发送邮件至kbsqb@sina.com与我们联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坊间 B8 他给颐和园做的壶,都说好 2010-7-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