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2010年6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市近5年,权证逐步淡出资本市场
当疯狂“末日轮”已成往事

  随着宝钢权证的谢幕,曾经红火一时的权证产品从90余只到目前仅剩2只在交易,而其中,江铜权证将于今年10月到期,长虹权证将于明年8月到期。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新的权证产品问世,那么到明年8月,权证将彻底退出A股市场。一位分析师说:“作为金融衍生品的权证并不能真正发挥其稳定股市、开辟融资渠道的作用,权证被资本市场遗忘或许不可避免。” 据《北京商报》

  曾经疯狂

  现状惨淡

  招行认沽12个交易日暴涨近14倍

  从2005年8月宝钢的第一只认购权证开始,近5年以来各种权证产品“你方唱罢我登场”。据统计,截至目前,沪深两市共有95只权证先后出现,其中68只为认购权证,27只为认沽权证。 权证的魅力在于,它没有印花税成本、“T+0”投机刺激,以及不限于10%涨跌幅的蹦极般“疯狂”。近5年来,许多投资者卷入了这个漩涡中不可自拔,一夜暴富、一朝破产者数不胜数……疯狂的“末日轮”不知已冲动上演过多少次。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南航认沽权证。自其2007年6月21日上市第一天起,即被投机资金疯狂炒作;首日开盘价为0.084元,开盘当日即报涨停,之后又连续两个涨停,一举冲至2.085元;第四个交易日继续上涨,最高涨至2.603元。2008年5月21日,仅剩余最后一个月存续期的南航权证,创下了除上市首日外的最低价0.305元后,突然遭遇疯狂炒作。到5月30日,南航认沽权证最大涨幅接近3.5倍。

  招行认沽权证亦然,这只高达22亿份的庞然大物,在2007年5、6月间极尽疯狂。从2007年5月28日到6月12日的12个交易日,招行认沽权证最大涨幅将近14倍,其中6月11日该权证涨幅超过100%。

  现状惨淡

  成交量萎缩,新产品“断流”

  目前在交易的权证产品仅剩2只,数量的稀少并没有使权证“物以稀为贵”般受到市场的追捧,无论是交易活跃程度还是成交量都逐渐萎缩,权证渐渐成为了被遗忘的角落。

  权证市场规模萎缩的同时,在管理层扩容政策不明朗的背景下,新增权证在各个渠道也出现了“断流”。据Wind数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两市共有1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预案,但都未获得证监会的批文。

  根据有关规定,公布分离交易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在股东大会通过后的一年内需要完成发行,否则要重新走程序。如果根据股东大会公告日来看,已有9家上市公司的程序“过期”了,仍在期限内的只有首创股份、安阳钢铁和江淮汽车。

  处境尴尬

  定价缺陷导致市场畸形

  “本该作为一种独立的金融衍生品推出的权证,推出时却是为了解决股权分置的问题,这已经注定了其今日的尴尬。”上海某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师坦言。

  某券商高层认为,权证市场应该作为一个单独的种类,不应该将其当成解决一个制度性问题而临时设立的附属门类,而最终使得其真正用途不但没有发挥,反而使得其危害性进一步被放大。

  事实上,“定价”缺陷是A股权证市场始终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根据上交所的一份研究报告,受多重因素影响,权证的估值透明度相对不高。对于券商而言,其创设权证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创设权证便成了创设券商低成本圈钱的工具。

  他山之石

  成熟市场的权证方兴未艾

  相较于A股市场的日益萧条,成熟市场的权证仍旧方兴未艾。但与A股权证发起人都是上市公司的股本权证不同,成熟市场的权证多数是上市公司以外的拥有良好信用等级的金融机构发起的备兑权证。

  以香港市场为例,2002年香港的权证市场在引入“庄家制”等措施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目前,香港的权证数量超过2000只,且单以成交金额计,香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权证市场,其中99%以上的权证为备兑权证。

  在A股市场,为什么投资者期待的以金融机构为主体的第三方备兑权证却迟迟未能推出呢?“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刚刚推出,至于权证市场规范发展问题排在了这两大业务的后面,估计未来两年内都不会考虑什么备兑权证问题。”北京一位消息灵通人士表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财经 A15 当疯狂“末日轮”已成往事 2010-6-30 2